查看原文
其他

袁永福:南京都昌电子病历编辑器的“小目标”

2017-04-25 朱小兵 孙鹏 HIT专家网news

南京都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袁永福

4月上旬,再次见到程序员气质满满的南京都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都昌)创始人袁永福时,他正在为一时半会还招聘不到合适的销售、开发人员焦虑。“公司业务发展太快,现有团队跑不过来,客户需求响应不过来。”袁永福说。

作为医疗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软件组件的研发企业,南京都昌长期聚焦电子病历系统中各种编辑器控件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其产品已成为国内编辑器细分市场中的第一品牌。近两年,随着临床数据中心(CDR)建设的悄然兴起,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互联互通的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也让袁永福看到了电子病历编辑器的新机遇,并暗自定下了自己的“小目标”。

“我们就好比是健康医疗大数据背后的‘军火商’,数据分析越热,对我们越有需求。”袁永福说。

 “开发支撑平台”加速电子病历系统研发 

袁永福认为,医疗机构中数据不能互联互通是国内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中长存已久的难题,纷繁复杂的信息系统产生了大量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文件格式,互联互通的难题亟待解决。为此,南京都昌围绕医院对数据互联互通的需求,以其久经市场考验的电子病历编辑器为基础,从开发通用的病历文档对象模型出发,开始深入探索通用于医疗机构中各种业务流程底层架构的“开发支撑平台”,并以“开发支撑平台”为基础,开始计划逐步建立EMR-DOM(电子病历文档对象模型)和HIT-DOM,从而助力国内医疗机构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目标。

袁永福表示,电子病历编辑器只是用于病历文书的编辑功能,但包括模板工具、应用程序权限控制、文档存储等在内的其他大量软件功能都是由甲方或乙方自己开发,由于包括各类信息系统等产品应用的不断迭代升级,多数的开发人员都在做着重复的劳动。“我们在编辑器的基础上,正在搭建‘开发支撑平台’来帮助开发人员解决他们的底层技术,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专心做业务流程的开发。”袁永福说。

袁永福表示,目前正在做测试的“开发支撑平台”主要服务于两类用户。

一类是面向具有自主研发力量的大型医疗机构。此类医疗机构的信息部门实力普遍较强,但由于其在日常繁琐的运维管理上投入了很多力量,很难再有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上,南京都昌研发的“开发支撑平台”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开发或升级改造信息系统所需的底层架构的所有功能,信息部门人员可以在“开发支撑平台”上开发任何所需要的业务流程。“我们来做底层功能平台,医疗机构信息部门的工程师再基于平台进行各种业务流程的开发,然后两者合并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袁永福说。

另一类是医疗软件开发公司。“现在很多医疗软件公司都有很强烈的意愿去自主开发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但是技术实力又不够,他们有能力接‘单子’,没能力做‘单子’,此时,我们的‘开发支撑平台’就可以把大部分困难的底层技术问题解决掉。”袁永福表示,虽然此类软件公司的技术实力不足,但是十分熟悉业务流程,只要是复杂而又困难的底层技术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即使是技术水平并不高的程序员也可以在‘开发支撑平台’上较为轻松地开发任何所需要的业务流程。“在各类信息系统中,业务流程方面的需求变化最大,而对于底层的架构和技术来说,只要能将整体框架内容开发并固定下来,一般的程序员便能很容易地维护。”袁永福说。

目前很多医院都在向专科化方向发展,催生出了对专科电子病历的需求。“比如妇产科的专科电子系统,如果从头开始搭建,妇产科专科电子病历系统可能需要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而在“开发支撑平台”上则可能只需2-3个月即可完成开发工作。”袁永福认为,随着对平台的逐渐熟悉,再进行其他专科电子病历系统的开发时,开发时间最快可缩短至2-3个星期。“我们负责完成软件产品的底层架构和功能的研发工作,而甲方和乙方只需要做包括各种医院业务流程的开发和运维。”袁永福说。

截至目前,一批国内三甲医院和主流HIS软件开发商都采用了南京都昌的开发支撑平台。

 南京都昌的三阶段发展“小目标” 

袁永福表示,南京都昌目前有近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的“小目标”

近期目标就是在2017年基本完成底层框架功能和模板工具的开发,即“开发支撑平台”。目标是能为开发人员降低3-6个月的工作量,在具体过程中,把复杂的UI或软件组件等进行封装、集成和重载。“我们所提供的UI或者软件组件并不是通用的组件,而是面向于电子病历带有业务性质的组件,我们希望能帮助合作伙伴将软件从研发变成开发,实现‘搭’积木似的电子病历系统开发过程。”袁永福表示,“我们帮助开发者把一些底层且复杂的业务技术做好后封装起来,然后开发者在此基础上再编写业务流程代码,这就把研发变成开发,降低了他们的工作量,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步目标。”袁永福说。

中期目标是EMR-DOM。袁永福表示,EMR-DOM首先要收集电子病历系统的各个业务数据,随后将其中的门诊、急诊、护理、手术等一系列业务数据抽象形成一个可编程的对象模型,最终将所有的业务数据进行描述。袁永福表示,“EMR-DOM是专门用于描述所有在电子病历系统中产生的业务数据,但不涉及业务流程,我们希望能帮助开发者尽可能更快地将实际产生的业务数据数据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化的对象模型,最后开发者在对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所需要的业务流程的开发工作。”袁永福表示,EMR-DOM有多点好处:一方面能降低人力成本、开发成本,最明显的表现是能降低开发者对业务理解程度的要求,比如原先要求开发者必须具备电子病历行业三年的从业经验,而在EMR-DOM基础上,只需要有一年半左右的经验水平即可;另一方面能大幅度降低工作量和开发难度,能够将长期被垄断的高级开发技术进行普及应用。

长期目标是HIT-DOM。“我们长期的目标就不单单只是电子病历这一方面,我们很希望能把医院里所有业务数据都收集并抽象成相应对象模型进行描述,比如LIS系统、PACS系统、随访系统等信息系统中产生的业务数据。”袁永福认为,除去业务流程的差异性以及存在诸多变化外,各个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则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较为稳定,所以基于业务数据描述的对象模型也更容易产品化和通用化。“我们希望能更多地降低开发成本和开发难度,让很多原先是有能力接单子、没能力做单子的一些地方性的小公司也能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来,从而促进HIT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袁永福说。

 搭建数据互联互通下的“基础设施”平台 

近年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数据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包括临床数据中心和互联网医疗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但是作为最根本原因,如果标准化问题不能解决,一切努力都只是空谈。袁永福表示,围绕着医疗机构的数据互联互通,涉及到政府、医疗机构以及HIT厂商三个方面。对于政府来说,很希望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虽做了很多尝试,但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难以成行;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更愿意实现医院内部的互联互通,而对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则缺少热情;对于HIT厂商来说,由于成本高、开发难,所以在数据互联互通方面的建设投入甚少。

袁永福认为,南京都昌作为中间厂商,一直以来都在国内HIT行业扮演着中立的“军火商”角色,这也为其在数据互联互通方面的发力提供了基础。“我们公司在行业里面地位比较特殊,数据互联互通符合我们的产品理念,我们的理念就是公开透明,而数据互联互通的一个根基就是解决数据格式的公开透明和标准化问题。”袁永福说。

据不完全统计,作为国内电子病历编辑器细分市场的第一品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有5000家二甲以上医院以及近三分之一的医疗软件公司都在使用南京都昌的编辑器。广泛的客户基础给了袁永福团队很大的信心,袁永福表示,借助于数百家合作伙伴厂商,其产品每部署到一家医疗机构,EMR-DOM也会随之应用其中。同时,医院内各个子系统都采用EMR-DOM就可以实现跨厂商的数据共享,降低了建设CDR的难度。而统一数据格式标准后,医院CDR就可以传输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助力数据互联互通目标的实现。

“我们就像是“陆军”,步步为营、逐步推进,从每一行代码写起,从服务好每一个用户开始,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地做起。可以预见的是,再持续几年的时间,国内大部分医院将运行着EMR-DOM,到那时EMR-DOM也就成为了一个业内公认的、事实上的行业标准,我们届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推荐我们这套数据格式标准。”袁永福如是描述着心中的目标。


HIT专家网最新鲜的医疗信息化资讯,不一样的专家视角

微信:HIT180com

投稿: public@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